不知围绕“猪”的话题会被讨论到什么时候,哪怕我们不想再看这方面的信息了,可随手拿起手机,铺天盖地的“猪”、“猪肉”、“猪价”等新闻就会席卷而来。
不过最近才发现,我国养猪业的话题已经由最初的“猪价”开始转向到“猪肉供应”或“生猪供应”。
也对,猪肉价格走高的最根部原因,不就是“缺猪少肉”?
不得不说,由价格引发的“猪市狂想”,开始回归理性。
为了促生产、稳生产,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在齐齐发力:贷款贴息、奖励补贴、开辟猪肉运输“绿色通道”……只为尽快让我国生猪供应回到以往正常轨道。
可是在养猪朋友慢慢恢复养殖积极性的当下,又冒出了“投放进口储备冻肉1000万公斤”、“对从国外引进纯外血原种猪的给予4000元/头一次性补贴”等各种消息。
那么,这些消息会给苦苦挣扎在养殖一线的猪农朋友带来什么影响?
1万吨进口储备冻肉正式投放市场?猪农朋友莫心慌8月末,商务部曾发布消息称,将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冷冻肉,鼓励扩大猪肉进口。
时隔2周多,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近日发布通知,受相关部门委托,组织实施1000万公斤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昨日(9月19日)正式开始通过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为防止企业借机囤积,每个企业交易成交数量不超过300吨(含)。
据悉,1万吨储备冻肉,全部由丹麦、法国、德国等国家进口。
1万吨猪肉进入市场已成既定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生猪市场的缺口,猪肉价格也会由此适当下降,消费者听完高兴了。可是,养猪朋友有些闹心了,市场有猪了,肉价如果下降了,还要不要养?
若在以前,养猪朋友可能对“进口猪肉”不怎么感冒。但是在今年这个特殊的环境下,“进口猪肉”刺激着广大养猪朋友们的神经。
猪农朋友们莫心慌。当前我国猪肉市场供应紧张,而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养猪户复栏补栏具有一定周期性,可老百姓等不了,几乎天天吃猪肉。
随着时间推移,缺口会越来越大,显然进口猪肉是短期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不过,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中国猪肉自给率目标保持在95%左右。
可见,我国猪肉消费属于高度的自给自足,对进口猪肉依赖相当低。2018年,我国猪肉消费总量约为5600万吨,其中进口猪肉仅182万吨,仅约占猪肉消费总量的3.25%。
进口猪肉虽然短期内会对我国猪肉供应起到缓解作用,但无法彻底解决国内猪肉供应的问题。我们也只有依靠自己——广大养猪朋友,才能填补供应的缺口。
所以对于养猪业来说,进口猪肉影响是很小的,不影响养猪户们复栏补栏,也不影响新手们进入养猪领域。
引进国外原种猪每头补贴4000元?猪农朋友莫眼红除了进口冻猪肉将投放市场,最近这段时间,对引进国外种猪进行补贴也引起了猪农朋友的热议。
比如,成都公布的“猪十条”中,对“引进国外纯外血原种猪给予4000元/头一次性补贴”;还有吉林省对备案种猪场从省外引进的种猪每头给予500元补助;从国外引进的原种猪按50%给予补助,每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虽然都是地方政策,可这难道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引进国外种猪补贴这么多,咱们自己的种猪没补贴吗?
猪农朋友莫眼红,咱们自己的种猪也有补贴。比如成都,对“成华猪”、“雅南猪”等地方品种资源场会给予30万元/年保种补贴。
“一次性补贴4000元/头”和“每年补贴30万”,哪个更有优势?!
此外,从国家层面,我们有一直实施的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而且前不久国家发文强调,将继续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户)贷款贴息政策,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等加大支持力度。
“绿色通道”关闭一年后重启!谁说咱本地猪“没面子”要说咱国内本地猪“没面子”,还真不敢认同!
针对稳定生猪生产、供应问题,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发布了一些列政策:如国务院的“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发改委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商务部的“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农业农村部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保险”、“贷款贴息”等。
去年10月左右,我国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要求生猪等畜禽的车辆将不再享受“绿色通道”政策,采用备案管理。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发通知,明确从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对仔猪及冷鲜猪肉恢复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并将对整车合法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猪市涨势虽猛,但终会回归理性!猪农朋友且养且珍惜关于今年以及未来我国养猪业的趋势,有很多“专家”在进行预测。说实话,别说非洲猪瘟在作乱,就是正常年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也很难看懂,和其他产业相比,养殖业变因太多,尤其像猪肉这类,终端就是老百姓,影响因素就更多了。
今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上涨,30元/公斤、31元/公斤、32元/公斤、33元/公斤……不断刷新的数字,刺痛消费者的同时,也刺激着想要跃跃欲试进入养猪业的人们,其中包括老手养猪户,自然也包括新手。
如果仅拿“非洲猪瘟”的极特殊因素作为参考,就上马进行养殖,感觉多少有些急躁了,因为我国猪市不会永远像今年一样,供应如此紧张的。
这不是打击养猪朋友的积极性,而且建议大家把眼光方的更长远。
最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综合因素所致,让很大一批农村散户朋友退出了,是否自愿咱们先不说,农村散户退出,市场份额的空缺确实是真真切切的“留”出来了。
2012年起我国生猪存栏量就开始连年下滑。到了2017年,不完全统计,我国生猪存栏较2012年下滑将近12000多万头。
至于养猪能不能挣钱?应该没人敢打包票吧。只能说,我国养猪产能确实存在巨大潜力空间。毕竟数据摆在这儿。
猪市涨势终会回归理性!猪农朋友且养且珍惜!把握趋势,积极应对,主动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