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猪肉供应趋紧局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为打赢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保卫战尽心竭力。而合理安排用地,破解“没地养猪”难题则是关键一役。以往,畜禽养殖用地经常作为临时用地难以取得合法手续,加上规模化养殖设施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场户补栏复养的积极性。栏之不存,猪将焉附?确保碗里有肉,首先要存栏够数。破解养猪用地难题是燃眉之急,也正是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瞄准的“靶心”之一。
破解用地难题,首先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足支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建设基础设施是必要前提。近期出台的政策明确规定,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动物防疫、粪污处理、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基础设施建设。用真金白银的支持减轻基础设施投入压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养殖场户的顾虑,提振生产信心,鼓励他们抢抓市场机遇,扩大养殖规模,上马先进设备,放手大干一场。
破解用地难题,重点要在养殖用地管理上用足资源。一方面要理顺用途管理,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两个“不需”清晰明确,最大限度为养殖场户取得用地扫清障碍,调动扩大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打破用地限制,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规模,同时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做到有地可用、有地能用,也为现代化规模养猪提供有利环境。“一顺一破”之间,提高的是管理服务效率,换来的是产能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双赢。
破解用地难题,还要在禁养区整改调整上留足空间。划定禁养区,目的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政策的初衷很好,但不能跑偏变形。要科学划定禁养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之外的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禁养区划定依据。要开展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立即整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超划禁养区情形。而禁养区整改也不应是简单搬迁关停,落实起来需要带着温度、留有空间。新出台的政策提出,在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的基础上,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对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过渡期,而不是简单地“一律关停”。这样分类处置、因地制宜,既为不得不关停的养殖场留出调整过渡期,也为规模养殖场异地重建转换产能创造有利条件。
“粮不过百里,猪不过千里”,这是发展种养业的基本规律。合理安排养殖用地,全力保障发展之需,是眼下之急,更是长远之计。我们要按照中央政策要求,强化措施,持续用力,实事求是破解难题,为恢复生猪生产和提振市场信心创造空间、留够时间,真正实现让老百姓有肉吃、吃得起,让养殖户有钱挣、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