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一下双电层的形成,通过双电层可以更好的理解极化效应以及电容效应。当浸没在电解质溶液内的电极两端有电位差时,电流的瞬间波动可能在电极表面上产生过量或不足的负电荷。带电层由两部分组成:(1)紧密内层,其上电位随电极表面的距离增大而线性减小;(2)分散层,其上电位的减少呈指数关系。紧密内层和分散层的交界面称为为外亥姆霍兹平面。这种不均匀的电荷集合称为双电层。宏观上,对于直流电来说,双电层在形成时需要有瞬间电流通过,电极上若无化学反应,这个瞬间电流很快下降为零,产生电极的极化;对于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电荷关系都将发生一次颠倒,引起了一系列的电容效应。电极表面交替吸引正负离子,离子主要在平衡位置处往复震动,电能主要消耗在这种离子震动产生的摩擦热上。这时,每个电极表面都可以看作一个电容在起作用,该电容称为双电层电容,数量级常达几十到几百/zf/cm2。同时在两个电极之间由于电荷的互相迁移以及对电荷对电极的迁移形成电解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