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社保的法律标准很高很严格,但是实施的时候低执法,执法力度较弱。税务局在掌握了税务数据后,如果不去按数据征收社保可能就是一种渎职行为,行政不作为的行为。社保改革后,企业可采用内部合伙人计划等方式应对。
本文作者为天风零售首席分析师刘章明,原文标题《魏浩征:社保征收划归税务的政策、影响及应对措施》。
近期市场对于社保改税的事情非常关注。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划转社保和非税收入的征管职责。乐观的方面在于,社保改由税务统征后将有效提高征管效率,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带动社保规模增长,有效弥补养老金缺口。但是叠加近日新个税法通过审议,市场及媒体对此讨论和解读陆续增加,大家担忧会导致税减而社保增,到手工资大幅减少,而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例如软件外包、服务业、快递、外卖等行业,或将带来较大规模的影响。
【专家全面解读】:
从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我们对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包括我们的一些看法。
第一,政策变动所在,以及导致政策变动的原因。第二,政策变动对现在的行业和企业带来的影响。第三,如何应对。我们目前观察到行业中有一些应对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去面对或抵消新政策的挑战。
1、政策变动及其原因
首先是政策层面,近期媒体对这件事有很多叫法,包括“费改税、社会保险入税、社保税政、社保税改”。所以我们先给大家普法,把社会保险原来的做一个介绍,再谈现在新政策的做法。
社会保险涉及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关于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按照现在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包括社会保险法以前的相关条例),我国法律规定社会保险的缴纳合规的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有2个要求:1)全员交社保,比如公司有100个员工就要交100份社会保险,如果是有300个员工就应该交300份社会保险,只要是劳动关系就应该是缴纳社保;2)是关于缴纳社保的基数,按照现有规定,基数是按照工资总额的概念,这也就包含了大家平时所说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岗位津贴、午餐补贴、晚餐补贴、电话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统计局的口径上述部分都是计入工资总额的,当然也就包含了加班工资、年终奖、提成、奖金,所以只要是公司跟劳动者之间是一个劳动关系,并将相应报酬以货币的方式发给劳动者,一般情况下都是定义为工资。所以原来的政策规定包括现在的政策规定,我们完全合法的做法是基于工资总额和全体员工总数去缴纳社保。
其次,是关于社保的管理和征收方式。过去交社保通常有三种模式:
1)由社保局同时负责管理和征收。即是由社会保障局或者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来管理,监管交保人数核定、基数核定,并负责社会保险的具体征收。
2)是社保局来管但是委托税务局来征收。社保局解决有多少人要交,工资是多少,实际征收的时候社保局委托税务局代为征收。以上两种模式是我们过往中国过去十几年社会保险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基本上各自占到50%。
3)社保由税务局管,也由税务局征收。全国有两个城市,广州、厦门,是按照这种方式执行的。
社会保险
这是现有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这些涉及到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交社保的时候公司有多少员工,工资总额是多少,在以前的十多年当中这两个数据都是由公司向社保局主动申报的,社保局根据申报的基数,申报的人头数来去实施征收的管理。基本上这是以前的模式。
而我们知道,我们社会保险成本很高,因为交费比例是非常高的,基本上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企业一方要交到员工工资30%以上,员工一方基本上也承担10%以上,所以公司跟员工两方加起来社会保险五险至少要交到40%,这个40%的讨论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会费或者是工会筹建费,而这些项目也都是跟公司的工资总额挂钩的,都是按照公司总额的一定比例来交的,这次的政策变化没有涉及到住房公积金,也没有涉及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主要是涉及到五险,所以我们暂时不讨论。
以前的情况,企业自己去报,可能有300个人,报200个人,企业工资总额一年3600万,报1500万,以前社保局根据报的多少征收社会保险,以前的社保部门包括以前有一些社保部门委托税务局代征,大家都知道这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也知道交保的成本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以前在执法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相对属于比较宽松的状态。所以基本上公司报多少就按照多少来收,除非是有人举报或者投诉,或者每年会核查抽查一些企业,而即便这时候涉及到实际工资的核定与实际人数的核定,仍然还有人为的操作空间在里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形成了尽管过往的社保的法律标准很高很严格,但是实施的时候低执法,执法力度是比较弱的。
而社保局、各地的劳动局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掌握企业的实际的劳动力情况,无论是实际的员工人数还是工资规模,全凭企业申报。一些数据反映在国内可能有70%以上的公司,在社保缴纳方面是不合法的,第一个是交保人数不够,有些该交的没有交。第二种是缴费基数不对,一个月工资1万块钱,核定基数的时候企业报的往往是4、5千。全国每个地方包括社会保险法也有规定谈到了社会保险缴费最低基数,你的工资是多少就按照多少交,你按照最低基数交,所以形成了最低交保基数的概念,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去设定的,也有小部分地区是按照最低工资来设定。过往之前企业社保行为要么不交、要么按照最低基数交,事实上我们法律始终讲的是按照工资总额,如果工资总额还不到最低缴费基数才是按照这个最低基数交,前边谈到社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执法能力这些相关的问题,包括企业现实的成本压力形成了一部分员工不交保险,一部分员工按照低基数交,完全按照法律交社保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这是目前的现状。
社保
那回到我们第一个问题,这次政策调整主要变化变的是什么呢?主要的变化就是从2019年1月1号开始社保包括基数核定和征收整个这个事社保局不管了,由税务局来管,而且现在刚好是国税地税在做合并,整个事情由税务局来完成。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呢?最大的变化是在于:例如公司有300个人,每个人每个月工资1万块钱,企业财务要入账,要解决公司所得税的问题的话,总共300个人发了300万,这个是要到税务局报税的,一方面为了解决税务合规不能逃税,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企业做账的问题,所以税务局就掌握了企业比较真实的员工人头数,包括员工工资总额的概念,每个月公司要报税,报完税以后税务局就知道到底发了多少钱工资。税改政策一变明年1月1号开始社保征收这个事,包括社保基数核定全部由税务局来管,这个就是今天很多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了,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有人叫做社保税政或者是费改税,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政策的一个时间结点是在明年的1月1号,开始完全由税务局来管。如果站在税务局的角度,大概是2016年开始我们全国每个地方都上线了金三系统,对全国所有的这些税务的数据,一家公司给这个人发了多少钱,公司报的个税的基数系统里面都有。所以税务局实际已经掌握了公司的数据,企业300个人,一个月300万的工资,因而需要按照3600万一年作为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既然这个事情是税务局的职责,而社保也归税务局管的话,就意味着税务局在掌握了税务数据后,如果不去按数据征收社保可能就是一种渎职行为,行政不作为的行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1月1号以后我们的社保征收、管理、核定这部分跟过往社保局的征管概念完全不一样了,包括力度也完全不一样了,也包括它有很强大的金三系统,也有直接从企业账上划拨税费款的能力,也掌握了企业各种各样的数据,也有非常强大的执法队伍,另外最关键的就是这个事如果税务局不去做就是一个渎职行为,是一种行政不作为行为,这个就是今天谈到整个压力的来源。
这是第一个部分,政府政策的变化。这是我跟大家反复讲到的第一个部分,当中现在大家也非常关注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个税法8月31号公布以后当中也有一些变化。比如说当中提到的一块跟我刚才跟大家谈到的社保是有一定关系的,个人所得税法谈到了一个综合收入的概念,把劳动者的工资、劳务费、稿酬、特许使用权的所得,把四项所得合并起来综合报税,每个月合并先交,第二年做年度的清算,这是工资性的所得和劳务性所得。这当中还是会有一些操作性的问题,总体上来讲今天的企业明年1月1号开始所面临的社保的执法压力会非常大。也包括最近有些报道谈到了比如江苏常州的某家公司在税务局告到法院要求其缴纳最近差不多10年的社保合计200多万,还有一个报道说广东东莞、深圳有些公司现在让补交社保补2000万、3000万,补10年,也包括这段时间广州核定保险基数的时候,发现企业报上来社保工资基数与个税基数不一致的情况下,税务就直接给退回去,让企业重新提交基数。
2、政策变动的影响
我们前面谈过社保的消费基数应该是工资总额,根据现在我所了解到的数据,大概是目前在税务局系统报个税工资全国有一个总额,社保部门这边报社保的工资全国也有一个数据的总额,如果严格按照税务局里报的数据征收社保,我看到有些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一年国家可以多征收约2万亿的社保。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而如果我们同时看另外一个数据,我们的民营企业大概去年一年总的净利润也就是2万亿过一点,所以意味着如果严格执法,恐怕今天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就没有利润,恐怕都得关门。所以影响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对现在企业成本的影响,现在受社保入税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根据我们观察大概有这么几个行业受影响会非常大,第一个就是服务业,比如说物流行业、酒店、餐饮,之前在餐饮行业火锅龙头海底捞ipo招股书中,我们看到它补交了过去三年的五险一金合计人民币8800多万,海底捞在餐饮服务业里面算很厉害的公司,过去三年它的社保缴纳也存在这么大问题。所以退一步讲基本上可以判断国内的餐饮行业都可以认为没有什么完全合规的企业。甚至社保有缴纳的员工占比不会超过20%,80%以上是没有交。所以也就意味着,对服务业的影响是过去没有交的都得交,按照工资总额,企业一方至少增加30%以上的成本,员工一方也至少增加10%以上的成本,所以个税法在减税的同时,企业跟员工的双方的社会保险费的成本必然会有极大的提升,劳资双方加起来要到40%。我们曾经对一家餐饮行业的门店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原来一年大概有5、60号员工,原来一年净利润差不多200多万将近300万,而前提是大概20%的员工按照最低基数交的社会保险;那如果现在要完全合规来做,所有员工全部足额交五险一金,企业成本一年增加差不多150万。这已经是一个蛮不错的餐饮业公司,我们想说的是企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除了服务业里面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如酒店、餐饮、物流,还有传统的制造业,如服装制造业生产线,另外还有互联网公司,恐怕也会受一定影响。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里,我们看到数据是人工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40%甚至到50%,而如果社保成本再加进去的话,人力成本就可能会从40%增加到60%左右,而且这是单纯社保,还有未来下一步的趋势是涉及到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所以以上就是我们谈到的第二块,社保入税以后很可能会对传统行业,如服务业、制造业、所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形成的一种很巨大的成本的压力。在一些传统行业公司也确实在做测算,一方面是公司的成本,社保成本提高以后就没有什么利润。另一方面就是员工这一方,劳动者到手的钱也会减少,他自己也得交10%以上的社会保险,不管是原来低基交还是没有交,劳动者的收入也会受到一个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留住劳动者可能就会需要提高它的薪酬增加工资预算的成本问题了。以上就是我谈到的第二个部分,目前的政策对企业很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影响。
税务局
3、如何应对变化?
最后,怎么去面对这样一种变化?我们所思考的一些应对思路、策略。其实在过去社保就是一个问题,过去更多是公司在准备上市时候考虑社保如何合规。而现在我们也在做很多咨询和培训,帮助大家想一些应对策略。基本上归纳起来就是这么几种应对策略:
1)第一个策略完全合规,按照法律来,例如300个人发的工资300万,一年3600万,完全合规来交。
2)第二个策略,就是不理会还是维持原状,交社保的时候在公司结构里面做一些相对简单粗暴的操作,这个不是工资,用这样一些不是特别专业的做法来做。出现这种做法可能是因为企业没有重视这个事,也可能是因为企业不知道怎么应对,也有可能是一些企业利润不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前面第一个做法能解决问题但...